解码中国人口十年之变
“10年来,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质量稳步提升。”5月11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并答记者问。据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会上通报,目前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人口规模实现了从13亿人向14亿人的跨越。
宁吉喆指出,十年间,我国人口的变化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历程,也符合人口自身发展趋势和人口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同时,普查数据也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矛盾,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规模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总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
人口之变:总量增加与增速放缓
继4月29日国家统计局预告2020年我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之后,5月11日,具体数据终于出炉。据介绍,2020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4.1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过去十年间,我国人口总量增加了7206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5.38%,年均增长0.53%,略低于上一个十年0.57%的平均增长率。
宁吉喆表示,我国人口保持了一定水平的惯性增长。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育龄妇女数量超3亿人,每年保持超1000万的出生人口规模;随着“单独二孩”“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的数量快速回升。
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持续提高也是支撑人口数量增长的重要因素。经过近十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条件明显改善,我国年度死亡人口一直是少于出生人口,人口总量保持了增长态势。宁吉喆表示,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口总量仍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人口总量虽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却出现了放缓。“目前,我国人口增速较前一个十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这种趋势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宁吉喆指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持续下降,生育时间推迟以及生育养育成本的提高等因素导致。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也是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
“从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看,今后的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宁吉喆说,人口增长还受人口年龄结构、人们的生育观念、生育政策、生育成本、公共卫生和健康水平等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今后将达到峰值,但具体时间仍未确定。
结构之变:老龄化加深与少儿比重回升
人口增速放缓的另一面,还藏着老龄化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与日俱增,因其对我国经济社会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也备受外界关注。此次人口普查数据便成了窥探我国老龄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亿人,占比18.70%,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35280人,占13.50%,比重较2010年上升4.63个百分点。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宁吉喆表示,从人口老龄化挑战方面看,将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同时也要看到,人口老龄化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
不过,即便老年人口规模与日俱增,当前我国劳动力人口资源依旧充沛且质量提高。普查结果显示,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8.8岁。在劳动年龄人口中,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达到3.85亿人,占比为43.79%,较2010年提高12.8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达到了23.61%,较第六次人口普查提高11.27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我国 “单独二孩”“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的数量快速回升,少儿人口数量和比重上升。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0-14岁少儿人口数量达到了25338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
目前,全国出生人口规模仍大。2018年以来出生人口的数量有所回落,但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规模依旧不小。其中,“二孩”占比较高。由于受生育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全国多出生“二孩”数量达1000余万人。整体而言,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谈及“生育率有所降低”这一趋势时,宁吉喆表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而这主要受到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二孩”效应逐步减弱的影响。“我们应当认识到,低生育水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生育水平的高低既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也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随着各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人口生育观念转变等方面的影响,低生育已经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普遍面临的问题,也将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此前,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释放生育政策的潜力。
“年轻人生育意愿降低,有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压力大的社会原因,也有年轻人生育观念的改变,我们需要提供实际支持措施,减轻年轻人的生活压力,释放生育潜力。” 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表示,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低生育率已是伴随着发达国家发展的魔咒。但经济发展并不是只有人口红利这一种方式,技术、产业升级,效率提升才是中国发展的重点路径。
流动之变:乡村人口减少与城镇化加深
除了数量及结构性指标外,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也在过去十年间悄然生变。户籍制度改革深化,落户城市的限制逐步放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速,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城乡融合水平不断提升……过去这些年,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果,也同样体现在了此次的人口普查报告之中。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增长期,中国城镇化率已从改革开放之初不足20%扩张到“十三五”末超过60%,成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重要驱动。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地。普查结果显示,城镇、乡村居住人口数量分别为90199万人和50979万人,占比达63.89%和36.11%。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呈现出“流向城镇的流动人口比重仍在提高,流向城镇化率较高地区的流动人口比重较高,省内流动人口增长更快”的特点,近距离的人口流动增长更快。
“过去十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较快、流动人口增加较多,这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体现。同时,也是部分地区和区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的结果,和世界各国发展历程的趋势是一致的。”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指出。
期间,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具体而言,城镇常住人口增加2.3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4.21个百分点,比上一个十年的增幅又上升了0.75个百分点。
然而,在人口迁移过程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呈现出差异,即“人户分离”的情况凸显。对此,李晓超回应道,首先,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在近十年间明显提高。截至2020年底,国内已顺利实现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的目标。而前述差异主要体现在农民工群体。由于受各种保障条件和制度的制约,这部分差异的缓解和消除仍需要过程;此外,部分乡村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的意愿下降,特别是乡村振兴包括脱贫攻坚取得成就后,前述群体离开乡村意愿较低,也是影响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
“人户分离数量激增,说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深化,为人口流动提供了便利化,也提高了要素的配置效率。”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指出,未来户籍制度改革仍需继续深化,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进而加速城镇化进程。同时,应加大社会公共服务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促进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居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与我国人均GDP处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大体的情况相当。预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促进城镇化发展各项改革措施的持续推进,城镇化率仍将会保持上升的趋势。”李晓超说。
分布之变:东北地区下降与东部地区上升
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流动势能强劲,不同区域人口分布也出现分异。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我国东北、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人口占比分别达到39.93%、25.83%、27.12%和6.98%,相较2010年数据,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
流向城镇化率较高地区的流动人口比重仍比较高。东部地区吸纳跨省流动人口9181万人,占比达到73.54%。中部及西部地区分别吸纳955万人和1880万人,占比分别达到7.65%和15.06%。相较而言,东北部地区吸纳468万人,占比3.75%。
相较其他区域,东北部地区人口流失趋势相对明显。对此,宁吉喆表示,过去十年间,东北部地区人口依然较多,但出现负增长;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处于正常范围;老龄化程度较深但人才储备相对丰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六成,城市发展基础较好。
“东北地区人口的减少,受到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口生育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宁吉喆称,东北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冬季相对漫长且寒冷,部分人口向温暖的南方迁移流动;受生育观念、生育行为等因素影响,东北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东北地区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攻坚期,沿海部分经济发达省市多样化的发展机会和就业前景,对其他地区包括东北地区的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
不过也应当看到,当前东北经济发展的韧性仍在,潜力仍大。区域内聚集着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在科技人才、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交通设施等方面基础都是比较好的;区域内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有1650万人,粮食产量占比超全国五分之一。宁吉喆表示,随着新一轮振兴计划在着力调整结构,必将带来人口发展的新变化。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刘瀚琳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