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混扔垃圾不改怎么办?北京将分三步严查

编辑/2021-06-03/ 分类:虎跃国际/阅读:
北京垃圾分类正式实施已超一年。抽查情况显示,居民自主分类投放准确率已达82.71%,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参与率仍是现在要考虑的重要问题。6月2日,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温天武表示,下一步,“对居民个人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的行为开展执法检查”将成为 ...

北京垃圾分类正式实施已超一年。抽查情况显示,居民自主分类投放准确率已达82.71%,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参与率仍是现在要考虑的重要问题。6月2日,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温天武表示,下一步,“对居民个人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的行为开展执法检查”将成为城管执法部门的工作主线,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居住小区个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

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超20%

在当天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进展情况发布会上,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宣传处处长陈瑞介绍,5月全市生活垃圾日均清运量21839吨,与2020年日均清运量相比下降0.7%。其中,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为3994吨,分出率为20.13%;其他垃圾15842吨;餐饮服务单位厨余垃圾2003吨。

5月共检查392个小区,发现问题1009个,已要求各区立即整改。通过抽查情况看,居民自主分类投放准确率为82.71%。

值得一提的是,各区、街乡镇正积极推进可回收物体系建设,市指挥部近期对十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可回收物体系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调度督导。目前,600座生活垃圾分类驿站民生实事任务已建成310座;可回收物中转站已建设151座。

丰台六圈村垃圾分类负责人胡光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村里已经建起了一个密闭式中转站,用于区域内垃圾的中转。“现在天气也逐渐转热,为了保证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我们在中转站里都加装了除臭、隔音设备,保证站内消毒每天不少于两次。”

劝阻警告罚款“三步走”

居民是垃圾分类最主要的参与者。正式实施一年之后,垃圾分类治理再次回归源头。自4月起,全市已开展“城管执法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检查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基础设施配备、日常管理制度建立、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签订垃圾清运合同、宣传组织动员、垃圾分类质量等情况,进一步延伸执法检查覆盖面。

“从执法检查和处罚情况看,部分小区在居民自主分类投放的准确性,物业单位对分类容器的日常管护,对垃圾的分类收集、贮存等方面的日常监管仍然存在不足。”温天武表示。

丰台区王佐镇南宫雅苑社区党总支书记杨京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社区垃圾分类最大的问题还是少数居民的分类意识不强。“尤其部分年轻租户。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没分类的垃圾上,比如快递、外卖盒上有地址,一般七八成都是租户。我们有时候会直接打电话过去,宣传教育一下,总体一年来还是好了很多。”

下一步,城管执法部门将突出“对居民个人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的行为开展执法检查”这条主线,开展居住小区个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

其中,重点围绕居民个人未分类投放,对居住小区实施全覆盖执法检查,重点突出在双休日、节假日等垃圾投放高峰时段进行检查,做好劝阻、书面警告、罚款“三步走”。对于屡教不改、恶意违法的居民个人,按照“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坚决予以立案处罚,震慑违法行为。

运用视频巡检等固定证据

“梯度执法”是北京在垃圾分类相关执法中的主要举措。对于个人违反《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先行由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比如物业、社区、垃圾桶的值守人员进行劝阻;拒不听从劝阻的,报告城管执法部门,予以书面警告。警告后,再次违反规定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应当受到处罚的个人,如果自愿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社区服务活动,可不予以处罚。据了解,截至4月底,北京已对个人警告6514起,罚款2016起。

温天武表示,下一步将对照分类标准,强化执法处罚,并进一步完善城管执法部门与社区、物业点对点联系机制,动态掌握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社区、物业可将发现的问题,通过文字记录、拍照摄像等方式向城管执法部门报告。

同时,城管执法部门将及时到现场进行处置,并将结果反馈社区、物业。对于屡教不改、多次违法的居民个人,在做好行政处罚的同时,城管执法部门还将帮助指导社区、物业入户宣传,通过发放提示信等方式督促整改。

“为正确引导居民投放生活垃圾,社区建立了一支由党员志愿者、楼门长等组成的100多人守桶队伍,他们基本是退休的老年人,平均年龄65岁左右。日常守桶工作中,大家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早晨或晚上两个时段守在桶站旁,对居民分类情况进行宣传和引导。”杨京梅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称,社区和物业之间也加强了联系。社区干部每天清晨7:00开始检查桶站设施完好情况等,一有问题马上反馈给物业公司,由物业公司组织相关人员立即整改。

虽然“守桶行动”不断推进,但值守时间终归有限,垃圾分类还是要靠居民的自觉。在此背景下,乱扔垃圾者的证据往往难寻。对此,城管部门将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分类效果,积极鼓励具备一定条件的居住小区开展创新实践,因地制宜配置摄像监控、语音提示、身份识别等智能设备。

“城管执法部门探索运用视频巡检、‘非现场执法’等方式固定证据,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发现率、追溯率和处置率,以更有科技性、实效性、持续性的措施,对不分类投放的居民个人进行上门教育及行政处罚,促进居民家庭实现源头自主分类,提升居民投放准确率。”温天武介绍称。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晨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四川虎跃科技网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17 四川虎跃科技网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